靈山衛區域污水管道工程環境影響報告表公示
青島西海岸新區靈山衛街道辦事處海印長天小區、大灣社區、大岔口村及周邊區域的生活污水由各自區域的污水處理模塊處理后排海,隨著近年來靈山衛街道不斷開發,居民區增多,現有污水處理模塊處理能力已不能滿足需求,該區域生活污水收集問題亟待解決。為此,青島西海岸新區城市管理局擬投資1200萬元建設靈山衛污水管道建設工程,完善西海岸新區靈山衛街道辦事處海印長天小區、大灣社區、大岔口村周邊范圍排水設施。項目建設海印長天、大灣社區、大岔口村3座全地下式污水提升泵站,以替代現有污水處理模塊,并配套建設污水管線1836m及大岔口(包括海信地塊)雨水管線197m。項目建成后,海印長天小區生活污水經污水泵站提升后經大灣港路排入大灣社區污水泵站,再排入東岳東路現狀污水管網,大岔口區域生活污水經污水泵站提升后排入南港路現狀污水管網,最終該區域生活污水輸送至靈山衛污水處理廠處理;大岔口(海信地塊)及山體邊溝雨水收集后排至現狀溝渠,項目建設滿足該區排水的需求,將改善周邊居民生活環境。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及《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本項目應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屬于《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中“四十九、交通運輸業、管道運輸業和倉儲業,175、城鎮管網及管廊建設(不含1.6兆帕及以下的天然氣管道)”的“新建”類,需編制環境影響評價報告表。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監管辦法》(魯環發[2018]190號):對受自然條件限制、確實無法避讓生態保護紅線區的公路、鐵路、輸油輸氣、軌道交通和調水等重大基礎設施、民生保障項目,建設單位應編制穿越生態保護紅線環境影響專章,納入環境影響報告書。因此,青島西海岸新區城市管理局委托我單位對該項目開展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在實地踏勘、收集有關資料的基礎上,編制了該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表暨穿越生態保護紅線環境影響專章。
靈山衛區域污水管道工程環境影響報告表7.14.doc